7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以《“强国行”成果展示|云鼎平台_云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党建引领·安全赋能”为国家能源安全发展贡献力量》为题,报道云鼎平台_云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安全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积极开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便交流。

“党建引领·安全赋能 为国家能源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云鼎平台_云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安全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云鼎平台_云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安全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彰显矿山安全办学特色,始终秉持“大安全”理念,打造了“‘安’如磐石”党建品牌,构建了“3+3”“345+N”的党建工作模式,注重构建“塔式矩阵”党建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安全工程学院“‘安’如磐石”党建品牌标识

安全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标杆单位。现有党员15人,其中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省级人才11人,支部书记由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沈斌教授担任。支部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充分利用支部在矿山安全领域的专业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推进“党建+校地合作” 构建“党建共建”工作机制
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共建工作机制,与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轨道交通大队及黑河市爱辉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党组织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构建安全教育与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支部以“安全教育进校园,技术服务到基层”为主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内,联合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消防知识宣讲和应急演练,邀请专业消防人员讲解火灾预防、应急逃生等知识,组织师生参与模拟火灾场景的疏散逃生和火灾扑救演练,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相关活动已覆盖师生1000余人次。
在技术服务方面,支部与黑河市爱辉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紧密合作,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煤炭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与支持。目前,在瓦斯治理、矿井通风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10余项,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专业教师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为地方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党建与业务合作交流方面,支部与共建单位定期开展党建经验交流座谈会,分享党建经验,加强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同时,支部与共建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和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共建单位输送专业人才,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

教师第一党支部与黑河市爱辉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开展党建共建工作

教师第一党支部与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轨道交通大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推进“党建+技术攻关” 赋能矿山安全技术创新
支部利用党建资源、科研特色和生产安全技术,开展党建交流学习和技术攻关,坚持“论文写在百里矿山,项目做到千尺井下”,组团式进驻矿山,矿山企业骨干来学院培训交流。
近年来,支部教师党员累计深入煤矿井下作业600余次,解决矿山矿井安全评价、瓦斯治理、矿井通风等安全生产难题30余项,其中一项攻坚技术为企业节省资金1500余万元;支部骨干教师对瓦斯灾害严重煤矿进行安全技术“会诊”,提出1711项整改措施、204项科技攻关项目建议,提高了黑龙江省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支部党员承担煤矿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0余项,纵向课题30余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支部党员研发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获得部级一等奖,在龙煤集团、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大雁矿业集团等得到广泛应用,取得经济效益1.72亿元;开发的单巷长距离快速掘进通风除尘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台套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系统,助力煤海“蛟龙”创造日进150米、月进4000米以上的世界纪录。
推进“党建+社会服务” 持续服务矿山安全发展
坚持“教师走出去、学员请进来”和“服务走出去、效益请进来”并重,在服务地方矿山安全培训方面,着力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难题。近年来,与龙煤四个矿业公司达成长期安全培训合作协议,累计开展煤炭企业负责人、主要生产技术人员等各级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训人员3.1万余人次,安培工作覆盖龙煤集团所辖矿井37个、地方煤矿企业56家,为龙江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13年以来开展的“送培训下基层,提技能、强意识、保安全”活动,得到了学员和煤炭企业的高度认可。2024年,煤矿安全培训中心被命名为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安全与应急工匠学院。在服务地方矿山应急救援方面,党支部坚持“为煤矿基层服务、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的宗旨,内聘骨干外请资深专家,成立了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的救援技术支撑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矿难救援,着力提供矿山应急救援保障。

教师第一党支部开展地方矿山安全培训工作
推进“党建+实践育人” 助力师生全面发展与成长
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通过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施项目化教学与科研,全面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织教师参加项目制培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人才。在党建引领下,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其中省教学新秀1人、省青年创新人才4人、省优秀教师1人。这些教师不仅在教学一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实践项目,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方面,支部实施多样化举措,切实提升育人实效。通过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党建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2024年,学院学生在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首届“赛孚杯”全国大学生青年应急使命模拟演练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学生们在参与竞赛和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支部通过“党建+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让师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将以学院党委创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总要求为指引,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党建共建、实践育人、科技赋能、社会服务等方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发展中,不断提升新能力,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